手机游戏巴士

月球第一抹绿色不幸夭折,外媒这般评价

发表于:2024-05-11 作者:游戏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5月11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的主要使命是探索月球远端和近端的矿物成分差异和结构区别,它不仅成为世界上首个在月球远端着陆的人造物体,还将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带上了...

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的主要使命是探索月球远端和近端的矿物成分差异和结构区别,它不仅成为世界上首个在月球远端着陆的人造物体,还将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带上了月球。本月15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所携带的棉花种子成功发芽。对此,国外媒体评价称,“这标志着人类第一次在月球表面进行了生物实验,这一开创性的实验为那片荒芜之地带来了第一抹绿色,值得我们自豪!”

此次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直径173毫米,高198.3毫米,内部除了6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以及土壤、空气、热控以及两个记录生物生长状态的相机,总重量为2.608公斤,生物生长空间为1升左右。

为确保科普载荷在轨工作安全,罐体结构件全部由高性能铝合金加工而成,且进行了防腐处理,并通过分析、试验进行了多方面验证。针对长期零下57摄氏度的低温微弱漏气现象,团队通过结构分析、密封材料性能优化等多种方法予以解决。为了使科普载荷能够在零下60摄氏度到8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项目组通过20多次的热方案设计及优化,最终确定了由半导体制冷器、电加热器、散热片及隔热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科普载荷内部智能化温度控制。

跟随嫦娥四号一同前往月球的微型生态系统中包括棉花、油菜、马铃薯和拟南芥种子以及一些果蝇卵和酵母。在我国公布的照片中,棉花种子已经发芽,而其他种子却没有任何发芽迹象。

载荷项目团队还在地面同步开展了两组对照试验。在封闭环境1:1对照试验中,从1月3日到1月13日,载荷罐内相机共计拍摄了200多张照片,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棉花发芽的过程。

据英国GB Times报道称,通过与地球上对照实验组的比较,可以发现月球上棉花的生长速度远低于地球。这一现象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棉花本是耐高温植物,且月球昼夜温差达300℃,经受强宇宙射线辐射导致发芽缓慢。

“在此之前,人类已经尝试过在太空中培育一些作物,比如,国际空间站(ISS)中就有百草花、生菜和向日葵等植物。但是在月球——这个重力仅为地球1/6,极端的温度变化和更高的辐射水平的天体上,进行这样的生物实验还是第一次。”

很多人都希望这个棉花幼芽能够在月球表面茁壮生长,但事实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由于月球表面缺乏大气层,几乎无法维持任何热量,当月夜来临,月球远端的温度会下降到-180℃,嫦娥四号探测器也会随之进入睡眠模式。

嫦娥四号搭载的微型生态系统中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形成物质与能量循环。此外,此次”嫦娥四号“上搭载的六种生物,已经结束了本次科普试验的使命,将被慢慢分解成无害的有机物,永久封存在载荷罐体内部,不会对外界环境产生任何污染。

尽管这次生物实验非常短暂,但它的成功不容置疑。该实验的设计初衷就是希望容器中的植物能够发芽,通过观察它们在低重力、强辐射、天然光照的情况下植物的生长状况,为下一步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基地、探索火星打下基础。

想要在月球表面种植出能够结果的植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此次实验所取得的全部数据也将在维也纳与世界各国进行分享、讨论。全程关注本次实验的国外科学家表示,“这次生物实验将载入史册,棉花嫩芽虽然无法熬过月球漫长的寒夜,但它的诞生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为之自豪。”

作者/朱张航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