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巴士

创业者:抵押房做手游 为发工资借高利贷

发表于:2024-05-20 作者:admin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5月20日,重庆市热岛科技有限公司CEO陈园元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重庆市热岛科技有限公司CEO陈园元刚把最后一笔债还清。那算是他创业3年来最放松的一刻。在此之前,为了完成自己的游戏创业之梦,他抵押了自己的车子和房子,把能够伸手借钱的亲戚都借了一遍,甚至为了给

  重庆市热岛科技有限公司CEO陈园元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重庆市热岛科技有限公司CEO陈园元刚把最后一笔债还清。那算是他创业3年来最放松的一刻。在此之前,为了完成自己的游戏创业之梦,他抵押了自己的车子和房子,把能够伸手借钱的亲戚都借了一遍,甚至为了给员工发工资还借过高利贷。

  现在回想起那段最低落的日子,陈园元形容自己就像是上了赌桌的赌徒,只有继续押注才有希望,否则就是一无所有。

  走过这些煎熬的陈园元和他的游戏一样,接上了那口气,开始进入有持续现金流收入的轨道。从一个6个人的小工作室发展到如今60多人的公司,陈园元知道自己算走进了安全区。

  在面对产业链上各种资源均无法和一线城市抗衡的现实时,他清晰地看到作为游戏生产方的优势,就是坚持内容为王。不过他也承认,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手游行业门槛渐高,已经不是他当年脑袋一热就可以创业的环境了。

  和许多因为爱好而进入游戏产业的人一样,四川宜宾人陈园元也是因为爱玩游戏,而把它作为了自己的就业方向。在成都上大学的陈园元还没毕业,就进入当地一家游戏公司打工,从最基层的市场推广开始,慢慢学习做游戏系统策划与架构设计。

  教书积累第一批员工

  2005年,入职广州一家游戏平台公司的陈园元被派往重庆组建分公司。只身前往的他负责搭班子带团队,可好景不长,这家公司因为没有抓住发展机会,在2007年遇到巨大挫折,开始减员缩编。重庆分公司在裁撤之列,陈园元只有自谋出路。

  那个时候,重庆游戏圈子还相当小,在业内小有名气的他进入重庆游戏学院,任职游戏架构设计和市场运营高级讲师,负责游戏策划和市场运营两门课程的授课。教师生涯只持续了一年,但陈园元清楚地记得自己教过300多名学生,这段经历给他后来壮着胆子创业埋下伏笔,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成为最初愿意追随他的员工。

  创业初有点头脑发热

  2008年,一位投资人看中了陈园元的市场运营能力,将他挖到公司做高管。陈园元去后才发现,在他来之前,老板已经签下了要代理的游戏产品。

  这是北碚一家游戏公司开发的2D游戏,陈园元仔细研究后发现产品有诸多弊端,不过事已至此,只有硬着头皮上。后来的结果没有出乎意料,产品运营非常艰难,而那家游戏公司则关门倒闭了。

  基于和投资人的理念分歧,陈园元选择在2010年离开那家公司。在短暂休整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再找一份工作还不如自己出来创业,“我当时想自己有经验,有资源,觉得完全可以做。”陈园元后来回忆自己当初的决定,还是觉得有一些头脑发热。

  开启困难创业模式

  现在来复盘,其实可以发现陈园元还是为创业做了许多准备。比如他最初花10万元注册公司,就参加了重庆市的微企创业者培训,还凭借优秀的创业计划书获得了政府补贴。顶着微企创业明星的光环,2010年底,陈园元从自己以前的学生那里开始招兵买马,选择从进入门槛较低的网页游戏开始创业。

  不过,彼时网游开发正刚刚开始火,陈园元凭着自己的市场经验,认为公司应该选择技术门槛更高的产品入手,于是他选择从横版格斗类型游戏切入开发。这有点像游戏新手一开始就选择高难度模式的求虐行为。陈园元却认为自己的选择经过深思熟虑,横版格斗游戏产品在表现力和逻辑性等方面,比其他游戏类型要求更高,这使得开发此类游戏的公司不多,意味着竞争对手少。

  这同时又带来另一个疑问,这种上手难度相对较高的游戏类型,其市场规模也相对较小,小众游戏里的竞争虽然少,但如何解决市场蛋糕问题?陈园元说,因为格斗类游戏吸引的都是骨灰级资深玩家,这些消费者对于游戏的感情依赖和投入更多,转化为付费玩家的几率要远高于其他小白类(上手容易简单)游戏。而一旦游戏产品成熟并获得玩家肯定,那么此类型玩家还会从其他同类游戏中分身来参与新的游戏,这种玩家重合度和高转换率,使得这个市场的价值还是存在的。

  陈园元举了一个例子,一款名为街机三国的同类型游戏,就创下了月营收过亿元的火爆纪录。而因为耐玩程度高,游戏的盈利周期也比较长,往往有两三年之久,一旦成功,公司未来几年都不会为收入发愁。这也是他觉得自己能够看到的未来之路。

  曾借高利贷发工资

  但在看到成功之前,这个高难度系数的创业选择给他带来了无尽麻烦。

  技术瓶颈是他遇到的最大问题。因为初期启动资金不多,根本请不动高端技术人才,为开发第一个版本,团队花了近一年时间。而当拿到这个最初版本时,陈园元几近崩溃,“全是废品,根本没法玩。”这使得整个开发陷入困境,而未来也因这个产品失去了页游发展的黄金时期。

  陈园元把最初的失利归结为创业超预期。其实在自己掏钱出来创业之前,他和不少意向投资人都聊过,他测算的是200万元就可以开发出成品游戏。但陈园元自己也清楚,在没有看到团队、看到产品雏形之前,几乎没有投资人会对第一次创业的他伸手。

  他只好把这几年打工的积蓄,包括重庆和老家的房产,还有汽车,全都抵押出去。这种砸锅卖铁式的投入,使得陈园元的公司陷入怪圈,因为缺钱,请不动技术大拿,因为技术力量不够导致产品缺陷,开发周期不断延长,开发成本不断增加……

  在这期间,陈园元接受了一些媒体采访,还夸口说公司很快将有上千万元的收益,但曝光率并没有带来投资人。陈园元说自己东拼西凑,陆陆续续投入了100万元。在最困难的时候,他记得自己银行卡里只剩1000多元。那个时候快到春节了,他实在没办法,按年息30%的成本借了几十万元用来发工资。

  熬出头就走上了正轨

  陈园元记得,公司的第一个游戏产品是修改了两三版才算最终成型的。

  在成品完成前还有过一段风波:有一家游戏代理公司看上了这款游戏,愿意用100万买下。但当时游戏还处于调试期,陈园元知道一旦签下合同,未来肯定要出问题,于是拒绝了对方。这正是公司最困难的时期,团队因此发生争执,赞成签的一方认为这笔钱拿到公司就算解套了,为什么不拿?陈园元说,这不仅是诚信问题,而是签了合同,未来打补丁调整系统的工作会多得把公司拖垮,不能因为眼前利益把团队未来全部葬送了。团队分歧最终并没有解决,一部分人因此离开。

  后来,这款迟到的游戏终于进入开发正轨,陈园元依靠这款游戏的知识产权不仅获得了抵押贷款,还在2013年初收到了第一笔版权费,那是陈园元创业以来第一次获得市场收入,接下来的半年他把后续收入不断用来还债,直到去年夏天才完全还清。尽管过去一年了,陈园元仍然显得很愉快,“债还清的感觉真好。”

  当公司开始盈利后,陈园元发现钱自己找上门了。在2013年5月份的时候,他的桌子上至少摆了6份投资意向书,他深刻地体会到投资界“锦上添花”的铁律。最终,陈园元选择了有政府背景的风投基金。

  当公司生存问题解决之后,陈园元发现网游产品的黄金期已过,他把企业重心带向了手游。现在两款游戏《龙珠超神传》和《角头大仔》正在封闭测试。陈园元说,光目前两款游戏的版权销售就已经让公司开始盈利,未来这两款游戏都会同时启动国内和海外市场。

  对话>

  现在创业开发游戏资金和人才是瓶颈

  重庆晨报:和其他城市相比,重庆的游戏产业以游戏生产开发为主,有点像传统行业的制造那一端,而几乎没有参与游戏运营和游戏分发渠道。这是不是意味着本地的产业会在整个游戏链条里话语权不够?

  陈园元: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都知道‘内容为王’,游戏行业实际上也是内容为王。我觉得作为游戏开发团队,其实机会很多。不见得一定是做市场、做运营的站在第一梯队,内容做得足够好,仍旧可以左右整个市场,这在国外和国内的优秀开发公司那里都得到过验证。

  重庆晨报:听说重庆游戏开发公司数量只是成都的零头,本地游戏产业的短板有哪些?

  陈园元:首先比起一些游戏产业更发达的城市,行业资讯不够多,交流不够。另外,本地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对于互联网产品,包括游戏产品的认识还不够,这可能和重庆以制造业为主有关,至少互联网这种新兴行业的认识不到位。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重庆本地游戏开发人才比较少。但我发现,重庆籍的开发人才在外地的很多。所以我们现在很重视到各个城市去挖掘重庆籍游戏人才,通过招聘、猎头、论坛等多个渠道,现在公司有个股东专门负责做这个事情。就现在的情况看,人才回流是一个趋势。

  重庆晨报:你是从6个人,做成了60个人的公司。现在如果有年轻人想创业,你觉得门槛高吗?

  陈园元:现在的创业环境比以前更严酷了,主要是人力和资金两个方面。人力资源的成本越来越高,对于资金投入的要求也更高,这不像是一个初创者能够玩的。你看我的团队以前10多个人,每个月成本5万元。现在数量没有增长10倍,可现在月工资成本就是60万。(记者:可还是有越南独立开发者做的Flappy Bird曾经大卖?)这种成功机会越来越少了,现在游戏分发渠道格局已定,要从数万个产品里脱颖而出,付出的代价非常高。

  本组文/重庆晨报记者李璐

  编后>

  手游的红海来得快了点

  三年多前,《渝商》周刊曾策划过一个特刊叫《游戏淘金记》,当时我们采访的是重庆几家网页游戏开发商,而在三年多后,我们关注手机游戏开发商。

  我没有去研究那几家本土页游企业这几年的发展状况,因为现在已经到了手游时间。

  在百度键入“手机游戏”,每天的新闻都多达数十条,连《爸爸去哪儿》、《中国好舞蹈》这类综艺节目都推出了同步手游,据说连少林寺都准备上手游产品了。

  手机游戏的确是个不可限量的市场,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机,到处都是“低头族”,而老年人、女性对手机游戏的兴奋度丝毫不亚于成年男性。在我们身边,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些老年人,他搞不懂电脑,但用手机打游戏的热情却极高。

  毫无疑问,手游市场远远大于页游,但我认为,手游开发商所面临的问题也更为复杂一些。

  首先,目前绝大部分手游企业是从页游转型而来,惯性思维导致很多开发商对产品缺乏准确的定位。单从游戏命名和主画面看,我认为手游产品的同质化已非常严重。

  另一个我更加担心的问题是目前手游企业主,相当部分是80后创业者,其自身对于商业和市场的认知并不全面,跌跌撞撞的多,风险把控能力不足。

  据说现在重庆手游企业已经不少,而且相当部分背后都有其它行业的资金身影。没人怀疑手游可能出现的爆款,在这个成熟的商业体系中,人力、技术、运营、赢利模式都是透明的、开放的,而且每年都的的确确会有产品神话诞生,但恰恰是这个市场太好理解了,因此变化会超出很多投资者和运营者的预期。

  因此,手游产业目前给我的一个感受是:当大家都还没完全搞醒豁,没准备好时,市场就进入红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