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巴士

iPhone 6成本仅1200元 这说法太天真

发表于:2024-04-26 作者:巴士阿叔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4月26日,说iPhone 6物料成本只有1200元,还是能想得通的,但厂商所需要为一款数码产品支付的成本,远远不仅物料那么简单。简单归结为“谁买iPhone 6谁脑残”,只能说明这部分人对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缺乏基本的了解。当然,我们可以指责苹果赚了全世界的钱、赚了中
  说iPhone 6物料成本只有1200元,还是能想得通的,但厂商所需要为一款数码产品支付的成本,远远不仅物料那么简单。简单归结为“谁买iPhone 6谁脑残”,只能说明这部分人对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缺乏基本的了解。当然,我们可以指责苹果赚了全世界的钱、赚了中国人的钱,但咱起码得找个说得通的理由。

  都有哪些额外成本?

  每一台iPhone都取材于自然界开采来的铝矿、砂石,但是你不能凭这个就想当然的认为iPhone根本不值钱。这就跟钻石一样,它的原材料成本并不是特别高,但经过细致的琢磨、切削,摇身一变成了数千元每克拉的奢侈品,在其中,设计、加工都是要占据成本的。在这方面,手机的原理也是一样一样的。

  先说产品设计,一般一款成熟的产品早在其发布至少一年前就会开始进行规划。换句话说,苹果发布iPhone 5s时,iPhone 6就已经提上日程了。在那之后的一年时间里,设计师和工程师们会不断对产品的造型、细节设计、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期间内部会有P1、P2、P3等数代的工程机成型。

  当然,要是产品还没发布就被泄露就惨了,所以这帮人基本上要在一个封闭的小空间里过上好几个月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中,苹果要给设计iPhone的功臣们到处找原材料,必要时也要收购几家公司(如指纹识别厂商AutheTec和蓝宝石玻璃厂商GT Advanced Technologies),这些都需要花钱的。另外,你把员工们关在小黑屋子里,就得对人家负责是吧,工资不能少、吃喝不能断,而且还得让他们保持身心健康,这些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了。

  产品设计完毕,就要开始投产了。iPhone的部件和原材料不是都堆在富士康的工厂里,而是来自世界各地,所以苹果得掏钱把它们都运到中国来。紧接着,为了控制好产品质量,员工们必须得接受培训,学习比蓝翔更专业的组装技术。到了真正的生产阶段,富士康还要从苹果那边抽人工费。

  别着急还没完,任何数码产品的生产都有“良品率”一说,可能你生产100台iPhone,里面就有1到2台是不合格的,这些成本还是得苹果自掏腰包。

  iPhone已经生产完毕,要开始分销,在这个环节中苹果要继续支付运输费用。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体验店要更换装潢,张贴iPhone 6的新海报。

  这样一看,如果仅计算原材料成本,沙子永远都不可能变成iPhone,更何况这里还没算上营销成本。事到如今你还敢说iPhone 6只值1200块钱么?

  我们是如何理解“溢价”的?

  虽然前面都在极力解释iPhone 6有多么多么的冤枉,但是有一点我是实在无法否认的,那就是iPhone确实存在较高的产品溢价,毕竟5000块钱都能买一个非行货版本的低配MacBook Air了。正因如此,很多人都会说苹果倚仗牌子大,大肆赚中国消费者的钱。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表达这种说法:你一个10块钱的东西卖11块,这不明摆着奸商么?

  这种理解不能说是错的,因为反映了中国过去长期以来的一种经济体系,那就是小农经济:以物易物占据主导,按照产品的实际价值定价。所以,中国人普遍都不愿意为了服务、软件和版权付费,这恰恰是小农意识的一个体现。而到了市场经济时代,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转变。相信大家在高中政治课上都学过市场经济的特点:市场影响价格,供大于求是买方市场、供小于求是卖方市场。因此,产品定价早就不是停留在“一分钱一分货”的时代了。

  带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iPhone上。iPhone的售价中除了包括上述的一些非原材料成本以外,也包括着一些无形价值,如软件体验、连接性和对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逼格也是无形价值)。另外,供求也在影响着iPhone的价格,比如iPhone 6上市之初黄牛会大肆抬价。我们去买iPhone 6,表现出的不一定是如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愚蠢、无知、崇洋媚外,而更多的是用习惯了、用着舒服,或者是想体验更好的产品。追求更好的事物,乃是人本性使然,又何必带着情绪、种族主义和说不通的“成本论”去喷喷喷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