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巴士

6000年前炫富就是“炫猪”!这些“猪”藏着很多你不知道的秘密

发表于:2024-05-13 作者:游戏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5月13日,春节假期即将结束,吃喝玩乐了这么多天,是不是有点疲劳了?今天,小编决定换个套路,给大家送上一份文化大餐,讲解一下文物中的猪!可能你会说,猪这么普通...

春节假期即将结束,吃喝玩乐了这么多天,是不是有点疲劳了?今天,小编决定换个套路,给大家送上一份文化大餐,讲解一下文物中的猪!

可能你会说,猪这么普通的动物还会出现在文物上?在博物馆里看没过什么特别的猪啊?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发现,常常被人忽略掉的猪,其实大有文化!

“中华第一龙”是俺老猪变的

作为第一件文物,当然要找一个镇得住场子的国宝,所以小编推荐的是印上过历史课本的“中华第一龙”——红山玉龙。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你会说,不是猪年吗,怎么拿出一条龙?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你别说,关系还真的非常大!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这个红山玉龙,1971年在内蒙古出土,属于距今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图腾,有关龙起源的说法很多,但不少学者支持“猪起源”说。别笑,先看看玉龙的嘴!

早期的龙,嘴唇都有上翻的特征,红山文化出土的很多玉龙,一看造型就能知道它们为什么被称为玉猪龙。

说到翻唇这一“神兽”元素,不仅出现在中原地区,北方的草原地区,甚至伊朗、阿富汗等国,都有上嘴唇向后翻的翻唇神兽。目前仍在中国展览的阿富汗珍品文物中,就有“翻唇神猪”的影子。

伊朗发现的“翻唇神兽”,中国当时大约是春秋时期。图|微信公众号一席

可以说,不仅在中国,古人曾经非常喜欢并崇拜猪,甚至将猪神化过!

6000年前炫富是“炫猪”

为什么被崇拜的猪,后来不再被人尊崇了?或许是因为它们成为了另一种标志,一种“炫富”的标志。

我们的第二件文物还是来自国家博物馆,年代更久一点,来自距今6000年的大汶口文化,是一个猪形陶鬶。这件陶鬶是用来盛水或盛酒的,虽然原有的四肢不见了,但仍可以看出这只小猪优雅的体态。

猪是大汶口文化的主要家畜之一,并成为财富的象征,在很多遗址内都发现了丰富的猪骨骼。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生前以猪为主要肉食,死后也用猪随葬。一般来说,一个墓葬中随葬的猪的数量越多,其他随葬品也越多,墓葬的规模也大。所以说,想炫富,多养猪!

说起来,大家逛博物馆时可以留意一下,直到汉代,陶猪一直是经常露脸的文物。汉代的陶猪、陶猪圈十分常见。特别要提到的就是陶猪圈,在华北地区,这种猪圈与厕所连接的“连茅圈”十分流行。

楼下养著可以吃的猪,头上有遮风避雨的屋顶,这是什么?没错,这就是家字。

时间的守护者

在秦汉时期,猪获得了十二生肖的编制,正式成为了中国神话体系的一员。不过在这一时期,十二生肖俑是野猪的形象,显得威风凛凛。

同样是唐代,上图的十二生肖来自西安,再往西走到**,野猪的形象就更狂野了。不信看看这件**博物馆收藏的唐代猪首人身俑,双耳直立,嘴鼻向外突出,獠牙上翘。他身穿带有唐代风格的橘色袍服,眯眯月牙眼的造型带来无穷的喜感。

包括猪俑在内的十二生肖俑在国内众多古代墓葬都有出土,十二生肖象征着12个地支年的轮回,也是一天12个时辰的轮回,古人试图将时光的守护者带到自己的墓中,保护自己度过漫漫长眠,由此也给我们留下了众多风格独特的十二生肖俑。

猪的造型也可以很百变

刚才说了生肖代表时间。提起年,大家都说猪年、鼠年,但说起时辰,一般人还是会说亥时、子时。怎样让动物和时辰的关系更加紧密?“玩主”乾隆做到了。

圆明园海晏堂喷泉时钟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此前多次拍卖均引发热议的圆明园十二兽首,就是这组十二生肖报时喷泉”水力锺”的雕塑。每到一个时辰,相应的生肖就喷出水来,在午时还能12兽首同时喷水。

1860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洗劫,海晏堂十二兽首也不知所踪。近些年来,十二兽首陆续现世,部分兽首已回归中国,猪首就被收藏于北京的保利艺术博物馆。

有关这组兽首,值得一提的是,它们是由西洋传教士制作的,所以与中国传统的猪造型并不相同。那么传统的中国猪什么样呢?大家看看这组商代猪型青铜器吧。

上海博物馆的猪形卣(上图)和湖南博物馆的豕形铜尊 图|@文物医院

皇家孩子手里的玩具

说起来,猪应该是中国最常见的动物之一,猪的形象几乎无处不在,比如说在玩具里。

把我们的视线转移到皇宫大内紫禁城,故宫博物院藏的这件泥制小猪你能猜到是干什么的吗?没错,这就是清代小皇子们的玩具。

据介绍,清宫中的泥塑动物玩具多数是10cm大小。这些泥塑玩具可以陪伴小皇子度过没有家人陪伴的寂寞时光。

中国的泥塑玩具历史悠久,它是伴随着人类的陶土工艺发展起来的。泥玩具选用细腻有黏性的泥土为原料,经过多种工序完成。一些泥塑玩具采用模制,并经烧造而成。泥玩具纯手工制作,成本低廉,在用于陈设摆放的同时,特别给孩童们带来欢乐。

皇帝玩的玩具其实和普通人也没差太多,比如说——兔爷

你见过和没见过的猪

为了纪念万国来朝进献珍禽异兽的景象,乾隆曾下旨,命令宫廷画师绘制一组《兽谱》,将当时知道的野兽全部绘制出来,集结成册,可以说是当时的动物类百科全书。在这组《兽谱》中,自然少不了中国人常见的猪。

在《兽谱》中,猪一身黑毛,走在一棵树下面,旁边标识的文字“天下皆畜之”,讲述了它在家畜中的地位。此外,《兽谱》中还有一身是刺的豪猪,都是我们今天能看得到的。

但在《兽谱》中,也有一些很奇怪的猪,比如一种外形为野猪的叫“当康“的动物,也是以其叫声命名的,据说如果这种动物出现的话,天下都会五谷丰登,是一种传说中的瑞兽。不过看起来,好像和猪没什么区别。

《兽谱》中还有些神猪你肯定没见过。比如这个“并封“,如果只看它尾巴之前的部分,和一般的野猪没啥两样,但”并封“没有尾巴,代之的是另一个脑袋。《兽谱》中说这种神奇的动物能吃各种有毒的草。怎么样,是不是对古人的脑洞佩服到五体投地?

表里不一的“大猪蹄子”

在皇帝的饭桌上,自然少不了猪的身影。据乾隆四十八年的皇家记录,大年初一这天的早餐上,乾隆的餐桌上摆了70多种各色菜肴,其中就包括一款烧野猪肉,作为开年大菜。

近年来不少清宫剧中,出现了坤宁宫祭神煮肉,并分赐大臣的场景,这确实是紫禁城里曾经每天都要举行两次的一种仪式,即白水煮猪肉。有时候,皇帝还会将煮好的没撒盐的肉分赐给近臣。在电视剧《延禧宫略》中,甚至出现了怡亲王被指擅自往肉里撒盐,被“大猪蹄子”乾隆发现后怒斥,并予以责罚的剧情。

有趣的是,剧中如此维护祭祀正统的乾隆,在真实的历史中曾有这样的一幕:乾隆十二年十月初一,乾隆在重华宫进晚膳,膳桌上放着当天坤宁宫祭祀用的猪肉和羊肉。皇上吃了猪肉后,总管张玉柱等钦奉上谕说:“祭祀猪肉骚气,不好吃。钦此。”

已经变了的“黑猪八戒”

到了最后一个文物,小编请出的是全国最有名的猪——二师兄。

猪八戒,这个又懒又呆却有些可爱的角色,给西游四人团队增添了很多欢乐。在颐和园的长廊上,有不少描绘西游记的图画。比如大战牛魔王的场景中中,猪八戒手执钉耙,跟着孙悟空紧追牛魔王。

另一幅过通天河中,猪八戒站在最后,只露出了胖脸。

看完这两幅画,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件事——古代人的画中,猪八戒都是黑脸!为什么?因为中国的土猪就是黑猪啊(上面的兽谱里就有)!

现如今,白白胖胖的猪逐渐占据了农村,中国土猪反而成了稀罕的品种,以后的孩子们看到西游记,不知会不会说:古人怎么画错了?

好了,讲解就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收获了一些新姿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