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sychoct123
1.关于Guerilla制作组
Guerrilla:游击队

Guerrilla Games是SCE旗下的一个第一方制作组,位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目前约150名成员。现任主管为Hermen Hulst,开发总监为Arjan Brussee。制作组于2000年成立,曾命名为The Lost Boys,由三个小型游戏工作室合并而成,早期负责开发任天堂的Gameboy Color和Gameboy Advance的第三方游戏。
2003年制作组由于经营不善被Media Repulic收购,并且更名为Guerrilla Games。同时着手开发两款游戏,其中一个就是为SCE开发的Killzone,还有一款就是为Eidos开发的Shellshock ‘Nam 67。这两款游戏的开发都是仓促进行的,发售日期则都定在了2004年,此刻SCE高调介入Killzone的开发过程,并且使用了地毯式的广告和言论轰炸计划,但遗憾的是Killzone最终的素质和销量令人无比失望,相反Shellshock ‘Nam 67则取得了成功。奇怪的是,SCE并不计较Killzone的失败,却和Guerrilla Games签订了独占游戏开发协议。
在2005年,SCE在E3上公布Killzone 2,并在当年12月收购Guerrilla Games。而Killzone 2最终在2009年初发售,评价和销量都取得了成功。2006年Guerrilla Games发售了一款叫Killzone Liberation的PSP游戏。2010年初公布Killzone 3,并定于2011年2月25日发售。
2.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吐槽

至于Killzone为何会成为PS2的一个黑历史,这个稍候再提,不过说到Killzone的话,大家几乎会同时想起软件巨头微软在对手平台XBOX系列上推出的Halo系列吧。Killzone开发早期,SCE部分高管曾经说出Killzone为Halo Killer的言论,并且公布了一系列超过该时代的游戏主机平台应有的表现画面,这也导致了无数玩家的期待和炮轰。
我想在此处应该稍微提一下Halo系列,Halo是一个科幻类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初代于2001年发售,当时以天马行空的创意,严谨的剧本,丰富的对战内容以及唯美的画面而备受推崇,这个游戏和续作在北美和欧洲曾经带动了XBOX的销量,其素质广受玩家和媒体赞誉。所以从Halo以后,能够制作出一款超越它的游戏则成为了业界的一个难题(2007年使命召唤4成功做到了)。
所以在2003年,当SCE得知Guerrilla在开发一款原创的科幻类第一人称的游戏时,当然就和抱到了一个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不放,并且提供财力和技术支持,以及广告轰炸。结果事与愿违,最终成品和宣传差别巨大,严重的掉帧和毫无激情的流程让玩家大呼上当,并且也一致引发媒体炮轰,当时SCE的运气简直是背到了极点。紧接着Halo的续作Halo2高调上市,其素质依然傲视群雄,和Killzone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如果当时我是Guerrilla的话绝对会找个地洞钻进去。
所以Guerrilla决定血洗前耻,早在2005年就信心十足的公布了KZ2,而此时PS3还没发售,其发售日和实机画面也是云里雾里。在2007年的时候,由于PS3当时软件的匮乏,以及对手平台X360的Halo3发售,导致了国内许多游戏论坛上XBOX玩家和PS玩家的一场持续甚久的论战,KZ2以其飘渺的发售日被讥为“我们有”系列之首,之后爆出来的CG充当实际画面的丑闻更是令PS爱好者脸上无光。终于在2009年初,KZ2在经过了4年的等待以后发售,当然Guerrilla这次的作为是值得肯定的,修改了前作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且引入了一个相当有可玩性的对战系统,画面和物理系统也是当时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里面的佼佼者,也成功的证明了PS3的机能。Guerrilla在游戏中体现出的一些创意和细节还是相当不错,至少这个认真劲就足够赞誉了。然而虽然评分和口碑极佳,销量依然不如人意,才200多万就扣上了一个句点。另外游戏的操作和单人流程,以及读盘依然是诟病之处。
2010年初Guerrilla公布了KZ3,相反这次SCE并没有采取大幅广告轰炸攻势,也没有公布太多不切实际的言论,并且发售日也趋于透明。这次倒是让人对SCE的态度比较肯定,也许在经历了几次失败以后,Halo Killer这个口号也变得不切实际而被弃用,KZ系列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并且逐渐改良,盲目夸海口只是自讨苦吃。而个人期望KZ系列有朝一日能够成为SCE的顶梁柱,和神秘海域一样作为业界标杆的存在。
3.系列剧情回顾

游戏的世界设定为一个遥远的未来,人类已经开发出了空间移动科技,使得超远距离星际航行成为了可能。而其中人类分为了两个军事势力,并且爆发了多次的战争。其一为Helghast帝国,另一个则名为ISA(跨星际战略联盟)。
Helghast帝国实际上是由一群几百年前在Helghan星球上建立殖民地的先行者的子嗣所构成,其中Helghan星球严苛的自然条件使得在上面生存的人类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他们都具有对环境相当的抵抗力以及惊人的体力,并且在思想上更为残暴和冷酷,对地球人类也表现出仇视的心理。Helghast军队是由一群精英所组成,他们都是经过层层挑选和训练所产生的战士,拥有强大的战斗能力。他们也都配备一个红色眼睛的面罩,而面罩连接着一个空气储存器,因为Helghast人已经适应了Helghan星球的大气,因而难以适应其他星球的大气成分结构。
ISA是以地球为中心,以及其他受地球控制的殖民地共同构建的一个受地球ZF管理的军事组织,游戏故事的第一视角也是基于ISA的。
在地球经过了数次核战争以后,促使地球上还依然存活的政治机构合并成为一个多国联盟,并且启动星际殖民计划。在漫长的找寻过程中,他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地点。这个目标就在Alpha Centuri星系里,这个星系有两个行星可供人类居住,一个是类似地球环境的绿色行星Vekta,还有一个是资源丰富但环境恶劣的Helghan。在发现行星之初,同时Helghast Coporation公司以及多国联盟ZF竞争开发权,但是在多国联盟的雄厚财力之下,成功的同时在军事和财政上都打败了Helghast Corporation,接着抢占Vekta星球,赶走上面所有和Helghast Corporation有关系的人。这个事件也使得Helghast被迫开发这个恶劣环境的Helghan星球。
在早期的Helghast星球上,军事和Zhengzhi都是由地球ZF所管辖,而他们明显对Helghan上面的居民表现出不信任,甚至于欺压的态度。这使得Helghan上的民众自发进行起义,这次战争名为The First Helghan War。经过多年战斗以后,终于赶走了强大的ISA军队,但留下的是一个残破的殖民地。此时一个叫Scolar Visari的人站出,建立了一个集权ZF,名为Helghast帝国。此人的方针就是大力建设军事力量,他的目的是摧毁太阳系内所有的人类势力。
数年以后,Helghan的飞速发展使其拥有了一个极度强大的军事力量,在这个时机下,Visari宣布袭击附近的Vekta星球,而这次战争就被命名为The Second Helghan War。虽然ISA在Vekta上面建设了完善的军事防御系统,但面对拥有强大战力的Helghast军队,这种抵抗毫无意义可言,很快Helghast军队占领了Vekta的环星球防御系统,并且使其转向为向内部攻击。当然ISA并不是吃素的,在几次成功的战略的扭转下,ISA夺回了防御系统,并且暂时击退了Helghast军队。当然他们也更大胆的进行了一系列的Helghan主星登陆计划,企图以数量压制Helghan,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其中一艘ISA的舰船夺走了Helghast军的一枚核弹,并且成功在Visari所在的城市内引爆,消灭了相当一部分数量的Helghast军,此时一个ISA的小队趁机进入Visari的宫殿,成功暗杀Visari。但是最后Helghast的军队主力赶到,面对耸立在云中的无数黑色舰船,地面的ISA部队瞬间被绝望所包裹,也为这场战斗的最终结局划下了一个问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