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合作模式
任天堂的大多数软件是自己开发的。但由于软件开发成本非常高,任天堂也会选择与游戏软件厂商合作来降低风险。
任天堂对与其签约的游戏软件公司的合作要求非常高,游戏公司每完成一种游戏开发,必须经过任天堂一系列严格的评价系统以确定是否符合标准,然后才能由任天堂的工厂加工成游戏卡。
据了解,如果售价为10000日元的游戏卡,委托生产费用大概为3000日元,扣掉1600日元成本,任天堂至少可从每盒游戏卡上获得1000日元的毛利,并且不承担存货、开发等风险,当然也不承担任何滞销的负担。
除此之外,协议中还规定每个厂商每年为任天堂开发的游戏不能超过5个,而且绝不能适用于其他竞争厂商的机型。由于一年只有5次机会,大大降低了游戏厂商的盈利空间,使得许多游戏厂商都投奔至索尼和微软。因为缺少了外来血液,任天堂的软件创新瓶颈也由此产生。
另外,索尼和微软的游戏软件都秉承了一个故事一张光盘的做法,但任天堂的一张游戏软件中,几乎都有许多游戏组合。对于游戏厂商来说,并不愿意把几款游戏放在一张光盘上,因为得到的利润会更少。
“就算索尼和微软自行开发软件,也是做少量经典的、能完美体现主机性能的游戏。”一位资深玩家说。
据了解,索尼和微软与游戏软件商的合作则更灵活。他们更愿意与设计了某一款很畅销的游戏生产商进行捆绑营销。像推出《战神》系列游戏时,索尼公司和游戏生厂商Santa Monica工作室共同出品了游戏机和游戏盘套装,索尼也允许把整个战神的LOGO全部印在游戏机上,以此来提高Santa Monica工作室的知名度。但任天堂却从未出过任何游戏套装。
现在看来,索尼PS3正在走苹果的路线,时尚、漂亮、崇尚科技化,市场则面对专业且有经济实力的玩家。微软Xbox360主攻喜欢搏击类游戏的庞大欧美市场。拥有庞大基数,以简单、好玩著称的任天堂一直在拼普及率,可从量提升至质的道路依旧漫长而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