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东西方人的文化区别决定了许许多多的方面,在游戏文化上,这方面的区别也是非常巨大的。那么这方面的具体区别究竟体现在了哪些方面呢?在日本电子娱乐协会于日本举行的当地最大的游戏开发者向的发表会“CEDEC 2009”上,来自日本、欧美各大游戏业界的代表人物们共聚一堂展开了这么一番讨论。
参与这次讨论的人员为EnterBrain的相泽浩仁、TAITO国外市场营业部的Scott Blow、NBGI国际全球开发部门的James Vance、ZeniMax亚洲部高桥彻、开发者向杂志Develop的编辑Ed Fear。他们通过了这些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日美欧的游戏观——流行文化的共同和区别
Vance首先提出:当前东方市场和欧美西方市场所追求的对象有所区别,欧美游戏大幅受各种电影、电视剧的影响,令欧美游戏文化倾向于接近这种形式。Blow则针对用户嗜好层面分析道:对应在海外地区用户层,不少不会以动画形式出现的游戏,也正是因为动画是以“宅向”为主,因此欧美向的游戏更倾向于写实系而非偏向动画系。如果无法吸取其他地区的媒体所流行的内容,是没办法传达出要表达的内容的。强调了入乡随俗就是这个意思。
欧美的游戏设定更倾向拘泥于游戏的真实性和符合现实性,因此在日本游戏中出现的“小小的人物角色举起巨大的剑自由挥舞”的现象在欧美玩家眼中并不会受欢迎。虽然类似于《变形金刚》的这类由汽车变成巨型机器人的原本就是“不太可能”的现象,但能够让欧美玩家们接受的则是变形的时候,其各个部件是非常详细地描绘了出来,展现出了可行性…这类设定方面的细节也是和东方玩家口味的区别点。

[1][2]下一页